Back to top

  北諮委劉雪雯建議,在把復康相關科目列入現時醫療、教育和社會服務的高等課程中,加強培育本地相關專業人才。當局也應為特殊幼兒提供輔具的資助配置,讓有特別教育需要的學童有公平的學習環境。

  劉雪雯發言時提到,日前中國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在《“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的新聞發佈會中指出,“康復是殘疾人公共服務的重中之重”,以及“教育是殘疾人實現平等參與、融合發展的根本”,並強調殘疾兒童的早期康復以及融合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本澳早期介入及特殊教育被長期詬病。現時越來越多兒童需要早療和特教,政府卻未有具體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少家長更擔憂當局或會為減少輪候數字而削減服務量,問題值得正視。

  將復康列入必修科

  她認為,政府應透過整合現有服務以及跨部門合作,在現時有關醫療、教育和社會服務高等課程中,把復康相關科目列入為必修科目,加強未來相關人員認識復康服務、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培養本地相關專業人才;當局也應重視輔具對特殊幼兒的必要性,為他們配置資助,學校應主動配合學童在校使用輔具,確保有需要特別教育的學童能順利學習。

新聞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6-09/…/content_1118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