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日前舉辦的《生活中介入 愉快中進步》-作息本位系列講座,我們邀請到台灣資深語言治療師李家汎分享以《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為基礎談作息本位模式在早期療育的運用。李家汎語言治療師指出在以家庭為中心的介入中,家庭在早療角色中的重要性,因為家長的參與程度與特殊需求幼兒的發展進步有顯著的相關。若除專業治療外,主要照顧者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自然發生的活動對兒童在治療中學習到的技能再進行強化,切實地類化技能於日常活動中,同時小朋友的治療時間亦會因此相對增多。而家庭的角色會有所轉變,化被動為主動,可以與社工及語言治療師共同商議及制定最適合小朋友的治療計劃。早療專業團隊亦會從旁協助教導和提供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如何運用各種的技巧與資源促進幼兒的溝通發展、社交及學習能力,為家長增能,使他們明白家庭和孩子的需求和能力同時檢視自己的優勢。在專業的支持下,家庭照顧者的能力及信心增加,從而提高兒童的早期治療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