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作息本位早療模式(應用入門)講座圓滿舉行

聽・語・愛關懷計劃在剛剛過去的週六,於澳門科學館成功舉辦「作息本位早療模式(應用入門)講座」。當日出席嘉賓有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區榮智、澳門科學館教育及展品總監梁思聰、兒童綜合評估中心主任戴華浩、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主任馮紫華。

是次講座邀請到在台灣擁有多年教授及推行作息本位模式經驗的兩位講者,分別是台灣長庚大學醫學院早期療育研究所副教授康琳茹女士和徐瑀薇女士。以家長及早療服務提供者的角度,講解作息本位早療模式的實際執行方案,講座吸引超過120人參加。

講座過程亦得到參加者的積極回饋,與講者共同探討本澳的現況及實際操作模式,可見參加者對講座投入度之深。同時,亦期望透過吸取外地的經驗、結合本地現況,探究更有效益且合適澳門環境的早療介入方式,早日完善澳門的早療系統。

視像會議無障礙

視像會議無障礙

防疫期間,視像會議是少不了的,聾人和健聽同事開會,一個看不懂,一個聽不懂,怎麼辦?

今天我們就接入了視像手語翻譯服務,由手翻同事在線同步口/手譯,就可以做到開會無障礙啦!

辦法總比困難多,如果你也有手語翻譯的需要,請向 @澳門聾人協會 申請視像手語翻譯服務,只需一台手機,足不出戶也可以達成溝通無障礙。

2020世界聽力日「保持聽力,終生受益」系列活動 --「聽障溝通策略小貼士」

世界衛生組織(WHO) 於今年世界聽力日的宣傳要點之一:在生命的各個階段,相互交流和良好聽力使個人,社區以及全世界緊密相連。

聾人及聽障人士因為從外觀很難分辨出來,當與他們溝通交流時,會因聽不到或聽不清楚而產生誤會,減少相互交流的意願。我們在交流時有用對方式了嗎?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更好去交流呢?
小精靈有一些溝通小貼士,老少合宜↓↓↓

2020世界聽力日「保持聽力,終生受益」系列活動 --「防疫期間–科技聽覺無障礙」

「請留家、不聚集、同防疫」

政府呼籲民眾盡量留在家中,減少不必要的集會,一同落實防疫措施。

防疫期間,人人戴口罩自我保護也保護他人,政令宣導廣播每日傳遍大街小巷,然而,聾人及聽障人士在聽不清楚甚至聽不到的情況下,出門時民眾每每口罩遮住臉部表情及唇型,這時他們該如何獲取防疫資訊?如何與一般民眾一樣交流溝通?

就讓聽語愛團隊告訴您有哪些「科技聽覺無障礙」可以使用↓↓↓

自主監控聽力很重要,快下載Hear WHO應用程式。

如果您的檢測結果<50分,請盡快與我們預約更進一步的聽力檢查。

2020世界聽力日「保持聽力,終生受益」系列活動 --「聽覺無障礙介紹」

2020年世界聽力日「保持聽力,終生受益」,不要讓聽力損失影響您的生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數據指出,全球大約有4.66億人患有聽力損失的問題,若有及早適當的介入措施,使用助聽器、植入人工耳蝸或輔聽裝置可為聽損者帶來幫助,亦可從字幕、手語翻譯及其他形式的教育和社會支持中獲得助益,以促進聽損者獲得教育、就業和交流的機會。

聽覺無障礙主要運用聽覺輔助科技(HAT)和輔助聽覺裝置(ALD),藉由聽覺、視覺與觸覺訊息,來優化聽損者對他人的溝通、資訊和環境安全的接收,以實現在各種環境下,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活動。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對彼此有更多的瞭解和尊重,秉持友善和包容的態度,亦能充分發揮聽覺無障礙的核心價值。

聾協冀疫情發佈會增文字訊息

#感謝澳門日報報導
#世界聽力日倡導不讓聽力損失影響你的生活
#落實資訊傳播無障礙
#手語文字缺一不可

 

【本報消息】疫情持續,聾人及聽障人士接收資訊存在局限。為此,澳門聾人協會人員在每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佈會提供即時手語翻譯服務,個人翻譯方面則以視像方式提供。但該會總幹事劉雪雯直言,對不懂手語的聽障人士來說仍然不便,冀發佈會能增加即時文字訊息,打破隔膜。

促加強培育速錄員

劉雪雯指出,這次疫情凸顯資訊無障礙的重要性。綜觀政府康復十年規劃中,加大對聽覺無障礙的基礎建設,包括輔具使用及手語推廣。惟疫情期間,在政府公共廣播、熱線查詢及衛教資訊等方面仍有待改善,手語及文字訊息應盡快落實在無障礙安排上。

協會人員因響應政府呼籲留守在家,接收訊息依靠網絡。協會曾多次提出因數據費用高昂,令服務受影響。劉雪雯建議政府及早在殘疾人士網絡需求上推出鼓勵政策,以解困局。現時協會手語翻譯人員僅九位,速錄員則未有本地人才配置,期望政府作出調整,未來加大對手語發展、手語翻譯及速錄人員的投入。根據殘疾人權利公約,應確保聾人及聽障人士在防疫期間能無障礙地取得所需資訊。

三分一長者聽力損

自主監控聽覺變化的重要性

響應WHO今年世界聽力日主題「保持聽力,終生受益」,聽力保健的重要性不再只侷限於長者,即強調從新生兒到長者的每個階段,不讓聽力損失影響個人的生活,因此定期的聽力篩查是非常必要的,盡早發現與適當介入,聽力康復才能有較佳的成效。

現在WHO提供手機應用程式「hearWHO」不論您是年輕人還是銀髮族都可自我聽力篩查,落實自主監控聽覺的變化。讓您在每個人生階段都能「保持聽力,終生受益」。

2020年世界聽力日「保持聽力,終生受益(Hearing for life!)」

每年3月3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倡導的「世界聽力日」,藉此提高世界各地對預防聽損,以及促進對聽覺保健的認識,實施及時且有效的干預措施,可讓聽障人士及聾人能夠充分發揮其潛力。

2020年世界聽力日的宣傳要點:

1. 在生命的各個階段,相互交流和良好聽力使個人,社區以及全世界緊密相連。
2. 對於聽力損失者而言,適當和及時的干預措施有助於他們獲得教育,就業和交流機會。
3. 在全球範圍內缺乏解決聽力損失問題的干預工具,如缺乏助聽器。
4. 應通過衛生系統提供早期干預服務。

本計劃響應世界聽力日的意識,將會介紹早期發現,干預措施,實際應用的方向,分享不同的資訊,讓聽力不但只是保持,而且要善用活用,才能在不同的環境,貫徹世界聽力日中提到的溝通無障礙,終生受益。

五月是聽覺與言語月

五月是聽覺與言語月

又來到五月,除了勞動節、青年節外,五月更是改善聽覺與言語月,美國聽力及語言學會為了喚起社會公眾對說話、聆聽和吞嚥能力的重視,自1927年起,將每年的五月份都定為改善聽覺與言語月,今年的主題是「溝通貫穿一生(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Lifespan) 」。無論是嬰幼兒、兒童、成人還是老年人,在成長年邁的過程中,溝通都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可以幫助我們獲取、理解一切外來資訊;建立及維持社會人際關係;參與和貢獻社會,所以為了避免社交孤立狀況,保護好自己的聆聽及語言能力以達至良好的溝通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感謝澳門護老者協會邀請本會參與「長者生活用品及輔具展覽會2018」

今天展覽有本會聽力師為現場參加者進行專題講座:「長者聽覺資訊知多D」。分享有關造成聽力損失的常見原因、認識聽覺輔具如何幫助長者溝通,以及提供日常護耳的小技巧,共同關懷成人及長者的聽語需求!現場氣氛相當輕鬆,參加者都十分踴躍提問,獲益良多!

如今次大家未能抽空到會場,又想了解更多聽力及輔具資訊,歡迎致電2848 2984或短訊6335 7575向本會查詢。

页面

订阅 RSS - 聽語愛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