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聽語愛團隊,關懷社會聽力語言需要(上)

首場聽見未來系列講座:生活輔具要認識今日已順利舉行

響應2018年世界聽力日,本會舉辦「聽見未來系列活動」。今天為系列活動的首場講座「生活輔具要認識」,介紹了不同的聽覺輔具和輔助聽覺裝置,以及無障礙措施:如文字速錄、手語翻譯等。期望透過講座的推廣,讓大眾更能了解聽障特性及輔具需要,共同關顧有聽力服務需要的人士。

接下來還將有兩場系列講座,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與:
4月07日—溝通策略齊掌握
4月28日—保養輔具齊動手(工作坊)

時間:10:30-12:30
地點:聾人服務中心
澳門林茂海邊大馬路信譽灣畔第2座HR/C
電話:2848 2984

另外,每周三亦設有「聽力及輔具諮詢駐場」,由本會專業聽力師進行面對面的聽力及輔具諮詢,提供個別化聽覺輔具指導方案,並可試用不同的生活輔具。
日期及時間:3月21至5月30日逢週三下午14:30-17:30
地點:聾人服務中心

挽回消失的昨天 - 探索長者聽、語服務應對失智退化

失智症是導致認知能力及記憶能力逐漸退的一種腦部疾病,並會進而嚴重干擾日常生活。在影片中提到大腦中負責記憶的地方是海馬迴,研究經已證實即使是89歲的長者,內中的神經細胞是可以再生的,但前提是大腦要用得多、動得多,尤其在說話溝通、聆聽理解時,大腦中不同的區域都相當活躍。國際研究報也指出中年聽力損失會導致失智症的因素,但這一項因素能夠透過人為而作出改變。顯然地,聽力損失、失智症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是長者族群中應及早採取行動預防的問題。

前日本會聽力師到明愛康暉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進行「長者聽覺資訊知多D」講座,介紹聽損的成因、保養聽覺的方法等,更提到聽力損失人口在未來有增長趨勢,其中在65歲以上的長者人口更會有三分之一出現聽力損失,並分享了協助聆聽接收訊息的聽覺輔具以及預防聽損的方法。聽覺障礙已不單止是溝通上的問題,更進而牽涉到健康的層面,澳門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本會亦將因應人口老化,持續探索長者在聽力、語言服務的需要,減少因聽損溝通問題對生活造成的影響。

可前往以下網址觀看洪蘭教授的訪談:

應邀介紹聽語愛 共建愛與關懷社會

昨日本會應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邀請出席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互聯網+社區服務研討會”,介紹有關聽‧語‧愛關懷計劃的模式及推動聽語早療、聽語無障礙的工作,計劃主動查找服務對象的需要,利用社會服務機構的特性進行資源連結及整合,並透過服務的數據回饋提供實證推動政策落實相關早療、聽覺無障礙等措施,並期望日後加大全社會參與,共同建構愛與關懷的社會。

今天研討會的參加者亦到本會進行參觀交流,了解聽損人口在未來增長的趨勢,同時本會設有各種聾人及聽障人士的輔具,讓參加者試用及體驗其功能、效果,以加深對聾人及聽障人士無障礙需要的認識。

 

《聽語小教室:輪替活動》

《聽語小教室:輪替活動》

分開玩、跟我玩、搶著玩、輪流玩,你和孩子是哪一種玩法呢?如何玩遊戲跟玩什麼遊戲一樣重要,跟孩子一起輪流玩遊戲,讓孩子在過程中練習對話溝通,一人一次輪流參與活動就可以建立很好的輪替概念喔。

页面

订阅 RSS - 聽語愛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