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啟聰中心「2019年度聽能復健系列」家長課程第一堂

回顧:
啟聰中心「2019年度聽能復健系列」家長課程第一堂

日前,聽•語•愛關懷計劃聽力師與 啟聰中心 合作,帶來「選/用耳機的小貼士」講座,透過本次活動提升家長的角色在聽能管理中的重要性。選擇合適的助聽器、進行定期的聽能監測以及維持穩定的聽力程度,才能讓小朋友在未來的聽覺訓練和語言發展上,有更多的提升與進步。
------------------
重點分享:

如何為小朋友選擇適用的助聽器?要留意助聽器
1. 能否與FM系統連結;
2. 防水防塵的功能與級數;
3. 能否訂制合用的耳模;
4. 電池門與耳鉤有無上鎖功能;
5. 是否有關閉按鈕的調整功能。
-----------------
家長提問:為什麼說小朋友較適用耳掛型助聽器?

啟聰中心「2019年度聽能復健系列」家長課程第二堂

回顧:
啟聰中心「2019年度聽能復健系列」家長課程第二堂

2019年度聽能復健系到列家長課程第二場,繼續由聽•語•愛關懷計劃聽力師帶來「耳朵的萬靈藥」講座,打破人工耳蝸及助聽器配戴後就能恢復聽力的迷思。

重點分享:
如果有萬靈藥,那可能是
* 對聽覺輔具保持合理期待
* 選擇適當的聽覺輔具和溝通方式
* 持續進行聽能復健,提昇整體能力

想了解更多?啟聰中心「2019年度聽能復健系列」最後一場!歡迎關心小朋友聽覺健康的家長、學校老師、聽障領域從業人員報名參加!

 聽得到,講得好?
11月09日(週六)10:00~12:00 - 聾人服務中心

活動可透過以下方式報名:
電話:致電2841 5554與啟聰中心人員聯繫
掃瞄二維碼填寫網上報名表

啟聰中心「2019年度聽能復健系列」家長課程最終堂回顧

啟聰中心「2019年度聽能復健系列」家長課程最終堂回顧

「微聽損」包括「單側聽損」、「高頻聽損」和「輕度聽損」,這些小朋友可以聽到大部分的聲音也可以正常對話,容易讓家長忽略。

聽.語.愛關懷計劃聽力師與啟聰中心合作,帶來「聽得到講得好?」講座,提升家長對於「微聽損」的認識,並非「講得到」就代表「聽得好」。

本次重點分享:
如何留意會說話的兒童是否有微聽損的可能?
1. 說話含糊不清
2. 注意力不集中
3. 聽聲音時,頭會側一邊
4. 走路容易偏一側或容易跌到

家長提問:我的小朋友是單側聽損,好耳聽力正常沒戴助聽器,劣耳配戴單耳助聽器,是否一整天都要戴著助聽器呢?
聽力師:是的,因為配戴助聽器可增加個案對於環境聲音的適應及語言溝通,特別是單側聽損戴上助聽器後,更能提升對聲音來源方向的辨別。若個案無不適反應,建議起床後就開始配戴至睡前才取下。

想了解更多?歡迎私訊本專頁或☎致電28351184或短訊63357575向本會查詢。

同心關注兒童健康

同心關注兒童健康

聽•語•愛關懷計劃受邀參與澳門工會聯合總會舉辦的「同心慶賀親子嘉年華」,一起推動聽覺保健。

隨著小朋友成長,部份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小朋友的聽力,仍然會受不同因素影響而發生變化。在今次參與耳鏡檢查的家長及小朋友中,就有發現中耳炎、中耳積液及耳膜穿孔等可能造成聽力下降的情況。聽力師建議定期為小朋友進行聽力篩查,為聽覺健康發展把關。

關心聽覺健康,若您對聽覺狀況有任何疑問,歡迎私訊本專頁或☎致電2835 1184或短訊6335 7575向本會查詢。

傳承關愛共融

傳承關愛共融

聽•語•愛關懷計劃參與澳門特區發展障礙兒童關愛網絡主辦,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承辦的「傳承關愛共融」- 慶祝國家成立70週年及澳門回歸20週年創意填色比賽頒獎禮。

聽•語•愛關懷計劃以行動賀雙慶,落實社區聽覺保健,於活動中為巿民進行耳鏡檢查,提高巿民對於耳朵狀況的關注,為聽覺健康發展把關。

若對聽覺狀況有任何疑問,歡迎私訊本專頁或致電2835 1184或短訊6335 7575向本會查詢。

關注兒童權利嘉年華

關注兒童權利嘉年華

聽•語•愛關懷計劃參與由澳門防止虐待兒童會、澳門母乳及育兒推廣協會、希望之源協會主辦,牧善中心協辦的「關注兒童權利嘉年華」- 慶祝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通過30週年活動。

作為締約國的一份子,聽•語•愛關懷計劃的服務也遵循「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一種首要考慮」。聽•語•愛於活動中設置聽覺無障礙輔具互動攤位,介紹有助獲取聲音訊息的輔助工具,提升公眾意識,為聽覺障礙兒童獲得適當的輔助介入進行社區推廣。

若對聽覺狀況有任何疑問,歡迎私訊本專頁或致電2835 1184或短訊6335 7575向本會查詢。

聽·語·愛分享--手語傳遞愛關懷身邊人

聽·語·愛關懷計劃的其中一個重點,是推動聽語無障礙在澳門社區中的落實。手語是一種語言,在外國,許多聾人及聽障小朋友都學習手語。

聽·語·愛精靈幫大家整理重點:

1.學手語一樣有可能學會口語
2.學手語可降低聽不清楚造成的語言剝奪情形
3.學手語要學自然的手語
4.學手語一樣有關鍵期
5.學手語絕對不是逼於無奈的選擇

資料來源:台灣聽力語言學會

搶先看 – 我家有個特別的孩子 講座

搶先看 – 我家有個特別的孩子 講座

「我家有個特別的孩子……」
「但我有個平凡的家庭。」

在早期療育的過程中,你曾經有過以下的疑問嗎?

交給專業處理比較好?
治療課越多越好?
我該怎麼跟治療師討論?
我能夠怎麼樣幫忙?

我家有個特別的孩子講座,將會以家庭為中心的介入理念,分享家長在早期療育中的角色。歡迎你一起來參與討論。

页面

订阅 RSS - 聽語愛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