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舉辦左第二場家長語言介入工作坊《親子互動•學發音》
admin 在 提交
工作坊上分享了小朋友的語音發展里程、發音器官與語音之間的關係、以及發音問題對學習、社交的影響。家長亦分組練習發音的訓練技巧,並講解如何利用生活上的物品來幫小朋友練習發音。
接下來8月6日、8月7日分別仲有工作坊《玩遊戲•學溝通》及《親子互動•學習Apps》,快啲把握時間報名啦!
admin 在 提交
工作坊上分享了小朋友的語音發展里程、發音器官與語音之間的關係、以及發音問題對學習、社交的影響。家長亦分組練習發音的訓練技巧,並講解如何利用生活上的物品來幫小朋友練習發音。
接下來8月6日、8月7日分別仲有工作坊《玩遊戲•學溝通》及《親子互動•學習Apps》,快啲把握時間報名啦!
admin 在 提交
今日繼續舉行第三場工作坊《生活情境·學溝通》。工作坊上先講解親子互動的原則、不同生活情境中促進孩子溝通的活動。家長亦分組根據不同的情境演練(如:超級市場、洗澡等。),練習運用日常活動來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
工作坊結束後,參加者均踴躍發問,計劃團隊人員亦努力諮詢,如有其他小朋友發展問題,歡迎致電2848 2984與本計劃人員聯絡。
接下來8月6日、8月7日分別仲有工作坊《玩遊戲·學溝通》及《親子互動·學習Apps》,快啲把握時間報名啦!
admin 在 提交
澳門聾人協會及轄下啟聰中心代表日前與兒童綜合評估中心進行會議,就有關幼兒聽力及語言篩查後的轉診、評估後的服務介入、語言服務的銜接及早療宣傳培訓等進行交流。出席者包括兒童綜合評估中心主任戴華浩醫生、仁伯爵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白琪文醫生、社會工作局康復服務處處長鄧詠詩、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主任周佩玲、澳門聾人協會總幹事劉雪雯及顧問何仲傳等。
劉雪雯介紹聾協近年開展的聽、語早期療育工作,當中透過主動社區聽力及語言篩查發現澳門存在不少聽力、語言問題的幼兒,並感謝當局對有關工作的關心。而在2015年6月當局實施為全澳新生嬰兒提供免費聽力篩查,加上社區幼兒的聽力篩查,正好架起預防幼兒聽覺問題的保護網。
此外,為關顧幼兒整體發展,盡早確診幼兒聽覺語言問題,向局方商討建立篩查後之幼兒轉介至兒童綜合評估中心的機制,同時亦了解確診幼兒聽力損失的後續介入服務的轉介途徑,以及3歲前及3歲後社工局、教青局在提供語言服務的銜接跟進。聾協顧問何仲傳關心語言服務人員的資源分配及補充,在會上亦就政府與民間機構在服務上的分工及角色交換意見。
admin 在 提交
每一個小朋友都喜歡玩遊戲,今天的工作坊上就分享遊戲對溝通的好處、講解在遊戲中如何設定溝通目標,來提升幼兒的溝通意欲,家長亦分組演練運用不同遊戲來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
明天是最後一場家長語言介入工作坊《親子互動•學習Apps》,大家繼續留意我地facebook及wechat了解工作坊的精彩內容!
admin 在 提交
現今科技發達,幾乎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成為了孩子日常容易接觸的「玩具」。而今天的工作坊上向參與者分享選擇apps的小貼士,如何利用apps透過親子互動促進溝通發展,參與者亦在工作坊上分組演練運用不同apps來與孩子互動。
科技無法取代親子之間的互動,家長多跟孩子互動才能促進語言發展。最重要的是「家長共同參與」。
五場家長語言介入工作坊已完成,我們會陸續分享各工作坊上的精華內容,大家繼續留意facebook及wechat的最新動向,讓我們與家長一同關心孩子的成長!
admin 在 提交
在孩子日常玩的各種遊戲裡,家長可以按著孩子的語言發展歷程,在遊戲中設定不同階段的溝通目標,藉著遊戲中與孩子互動,來加強孩子的語言及溝通能力!
各位家長心動不如趕快行動,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學溝通吧!
admin 在 提交
現在是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無可避免會接觸到大量新款的電子產品,有時為了小朋友能夠安安靜靜,往往成為「電子奶嘴」。其實,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在適當的使用下也可成為促進4-6歲小朋友語言發展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與孩子一起使用Apps的小貼士,以科技結合親子互動,並且設定適合的使用時間,既能得到樂趣,又能促進語言發展!
但請所有家長謹記最重要的一點:
科技永遠無法取代親子間的互動!
科技永遠無法取代親子間的互動!
科技永遠無法取代親子間的互動!
admin 在 提交
聲音各有不同的頻率,聽覺受損不一定完全沒有聲音,可能是某一音頻受損,或辨識高低音、節奏出現困難。而聽力損失亦有不同程度之分,不一定是全聾,可能是聽不清楚、聽不到部份聲音、或是聽起來斷斷續續。人類的語能力與聽覺發展息息相關,首要條件就是要聽得清楚。
嬰幼兒出生至3歲前是聽覺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大腦的聽覺中樞需要不斷接收語音及環境聲音的刺激,方能正常發展。當幼兒早期出現聽力損失,越早發現介入,越有助於幼兒日後的聽力及語言發展。
若果家長有幼兒聽覺方面的疑問,可向本會查詢,或為幼兒預約進行聽力篩查,及早了解孩子的聽力狀況。
預約及查詢電話:2848 2984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午9:00 – 13:00 下午14:30 – 17:45
星期六
上午9:00–13:00
admin 在 提交
為把握任何一個介入的時機,盡早為幼兒提供服務,本會於8月至11月期間舉辦《家長語言介入課程》,以家庭日常生活設計訓練活動內容,培訓家長、定期跟進訓練進度及提供諮詢方式,透過親子訓練和家長小組培訓,培養家長成為子女的語言啟蒙導師。
今日進行了首場的家長小組培訓,課題是「了解孩子的溝通方式」,由專業語言人員講解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並教授家長如何在日常提高孩子的溝通動機,加強親子之間互動機會,並在課程上透過練習,讓家長深化掌握製造溝通機會的技巧,期望家長可於日常生活中應用,以促進孩子的語言及溝通發展。
admin 在 提交
為關懷幼兒聽覺、語言發展及早療需要,澳門聾人協會於二○一五至一七年獲得澳門基金會資助,開展第二階段“聽 · 語 · 愛關懷計劃”,其中聽、語早療部分透過宣傳、社區幼兒聽覺及語言篩查和評估等預防保健。在七、八月期間已舉行了一系列“家長語言介入工作坊”,加強家長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知識和技巧。
工作坊分別有不同的主題,講述如何透過玩遊戲、親子繪本共讀、生活情境等方式刺激幼兒聽覺、語言、發音和溝通的發展,同時更分享了如何運用平板電腦、選擇合適的應用程式與孩子互動。在工作坊上除了講解知識,更讓參與者透過演練更好地掌握應用的技巧。
針對現時澳門對語言服務求大於供,輪候服務的幼兒越來越多。為推動直接訓練以外的其他訓練模式,該會參考外地經驗,開辦家長課程及引入多元介入。該會於八月底至十一月期間舉辦“家長語言介入課程”,課程特點是由專業語言人員按家庭日常生活設計訓練活動內容,以培訓家長、定期跟進訓練進度及提供諮詢方式,培養家長掌握訓練技巧,透過親子訓練和家長小組培訓,培養家長成為子女的語言啟蒙導師。
本月將與香港中文大學聾人及手語研究中心合作,開展“手語口語雙語介入模式”的人員培訓。
有興趣報上述課程者,歡迎致電2848-2984向澳門聾人協會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