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啟聰赴港分享語言篩查成果 可為二至三歲幼兒篩查及早發現治療

啟聰赴港分享語言篩查成果
可為二至三歲幼兒篩查及早發現治療

聾人協會及轄下啟聰中心日前組織聽力和語言訓練專業團隊成員,赴港參與 “二○一四年香港言語及聽力研討會”,並發表編製澳門本地化語言篩查測驗的研究成果。

研討會邀請了國際專家學者就聽力及語言範疇分享自身工作經驗及學術研究,共發表了五十四篇與聽力、語言障礙有關的臨床及研究成果。當中探討了認知功能的評估及介入方法,並在助聽器選配及溝通障礙個案上介紹有關技術的應用,亦有學者發表了提升失智症患者溝通及認知功能的計劃成效,反映關注聽力及語言障礙不只是溝通問題,認知及其生活品質亦應受到重視。另外,會上有多個標準評量工具的研究發表,透過工具編製早期發現語言障礙的幼兒,給予介入以減少日後學習困難。

通過“澳門基金會 澳門聾人協會 聽 · 語 · 愛關懷計劃”促成的首份澳門標準化語言篩查工具的初步結果,在研討會上,聾協聯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頭頸外科學系副教授兼言語治療科主管李月裳透過海報形式發表,並與其他參與者交流研究方法及設計。透過澳門標準化語言篩查工具可為二至三歲的幼兒提供語言篩查,及早發現疑似語言發展遲緩的幼兒。另有與會者提出能否重新收集數據及分析,以把該工具修訂成為香港版本。

補充現有服務配套回應家長兒童需求 啟聰教家長促幼兒語言發展

補充現有服務配套回應家長兒童需求
啟聰教家長促幼兒語言發展

三歲前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然而本澳現時語言訓練服務名額不足,語言發展遲緩的幼兒容易因輪候時間過長而錯過了復健的黃金期,家長須承受不小心理及情緒壓力,特別在輪候服務期間,家長更處於徬徨無助和迷茫不安的困境。為此,啟聰中心日前舉辦一連兩場親職教育工作坊,提供家長於生活中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技巧,並透過適時的專業協助可讓他們感受到心理支持,使家長充權賦能,從而協助提升子女的溝通能力。

是次工作坊主要分為理論講解及實踐示範,並以小組形式為家長作諮詢及討論。在理論講解方面,讓家長在語言治療師的支援下,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簡單玩具、繪本、遊戲,讓子女透過親子共讀、豐富的活動及合適的技巧,以提升溝通動機及語言能力。治療師會對個別幼兒的語言問題及發展目標進行分析,提供示範說明和建議,同時透過實際演練,讓家長更容易習得促進語言發展的技巧,並於日常生活中應用。工作坊亦建立起治療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平台,家長之間亦可藉此互相交換資訊,分享日常照顧子女的心得和經驗,形成彼此之間互相支持的網絡。

家庭環境與幼兒的發展息息相關,故此早期療育是“以家庭為中心”的理念和服務模式來提供介入,強調家庭的參與及對兒童發展的重要角色,並協助幼兒及其家庭發揮潛能,從而使早期介入達致最佳的效果。

聾協昨發佈“聽 · 語 · 愛關懷計劃”階段性結果

澳門日報 2015 年3月10日 星期二

聾協昨發佈“聽 · 語 · 愛關懷計劃”階段性結果
28人確診聽障 107人語言發展慢

聾協調查關懷兒童聽力發展

聾人協會獲澳門基金會資助,於二○一三至二○一四年開展“聽 · 語 · 愛關懷計劃”,昨日發佈階段性結果。計劃主動為本澳十六間托兒所、兩間幼稚園約二千一百名二至三歲幼兒作聽力及語言篩查,發現當中的二十八人確診具有聽覺問題、一百○七人為語言發展遲緩,並為相關兒童進行及早介入治療。聾協認為,計劃以各種宣傳方式,提高社會的認識,開展主動到幼兒機構篩查的新篇章。

發佈會昨日下午二時半假科學館會議廳舉行,會上先播放影片,闡述家長對幼兒患有聽障的經歷,讓出席的多個政府部門、社團代表,以及復康界人士有初步認知。

投入五百萬推計劃

本地硏發標準語言篩查工具年內推出 劉雪雯:建早療系統刻不容緩

澳門日報 2015 年3月10日 星期二

本地硏發標準語言篩查工具年內推出
劉雪雯:建早療系統刻不容緩

聾人協會總幹事劉雪雯表示,“聽 · 語 · 愛關懷計劃”結果顯示,不少個案隱藏於社區未被察覺或較遲發現,印證建立早療系統及輔具支援措施刻不容緩。透露該會已研發出本地標準化語言篩查工具,預計今年推出,冀能廣泛使用,讓專業人士、照顧員以至家長均能發現小朋友初期是否出現語言障礙。她呼籲家長應留意小朋友不同階段的成長,包括聽力與語言問題,以及對比對同齡小朋友有否存在不同,若產生疑問,應盡快尋求專業團隊協助。

宣傳已達四萬人次

劉雪雯表示,聾人協會獲澳門基金會資助,於二○一三至二○一四年開展“聽 · 語 · 愛關懷計劃”,包括了“早期療育先導計”和“聽覺輔具支援服務計劃”,與各父母一同關心兒童早期發展狀況,讓社會重視兒童聽力及語言全民保健措施,推動澳門建立早期療育系統。並關顧聽障人士對輔具的需求,減低溝通限制,平等參與社會。

“早期療育先導計劃”透過宣傳單張、海報、期刋等廣泛讓社會認識早期療育,派發二萬一千八百多份,向近三千個機構及單位宣傳接觸,包括政府部門、醫療單位、社團、教育機構、托兒所及商業機構等;並配合網頁及社群網站介紹計劃,宣傳人次達四萬人次。另舉行講座、工作坊及社區推廣活動。

關懷計劃個案印證早療需要

澳門日報 2015 年3月10日 星期二

關懷計劃個案印證早療需要

聾協指出,“聽 · 語 · 愛關懷計劃”啟動了澳門首次主動進行幼兒聽力、語言篩查的早期發現工作,確診數字遠超以往被動發現方式所能接觸到的個案,為早療需要提供有力的證據。嘗試為家長提供親職諮詢的支援,所獲得的正面回響亦證實了多元介入的可行性。另外,計劃創造了發揮所長的平台,讓專業人員有實踐機會之餘,更跨足踏入學術科研的領域,提升專業水平,累積經驗,達到專業可持續發展。

宜考慮跨區域合作

聾協提出多項建議。早期療育方面,應建構澳門本地化的早期療育系統,就規劃整體服務流程,不同部門間設立轉介機制,使服務無縫銜接,把握幼兒介入時機;在發展早療有關服務時,應重視宣教工作,並運用不同方法提高接受服務的動機;創設多元服務模式,為輪候評估或療育服務的兒童、家庭提供過渡性的支援和介入;讓老師或幼兒服務工作者深入認識早期療育,加強特珠幼兒的教學技能和實際支援;普及早期篩查的
措施,主動發現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遲緩狀況;在醫療預防的角色中建立幼兒生長和發展的檢核方式,提高大衆對幼兒發展的關注及警惕;考慮跨區域合作的可行,建構學術及技術支援的網絡。

家長:為子女篩查做好預防

澳門日報 2015 年3月10日 星期二

家長:為子女篩查做好預防

  昨日的“聽 · 語 · 愛關懷計劃”發佈會上,有家長分享感受,指其幼兒在六歲時,很多時候對父母的說話總是不瞅不睬,增加親子間的衝突,後來才發現孩子患有聽障。即使自身從事公共衛生專業,也令她與丈夫感到徬徨,幸而得到聾協幫助轉介醫院治療,現正逐步康復。

  她認為,家長較習慣依賴醫療系統,待孩子兩歲多離開保健系統後,未有特別留意其視力、聽覺、嗅覺與味覺,或因此錯過最佳介入時機。明白早期療育對普通人比較陌生,但篩查確實有助發現隱藏病例,適時介入支援及治療,有助加快康復。建議家長不應怕麻煩,或覺得沒有必要,多花時間為子女做篩查。

聾協關注聽障者向上流動

澳門日報 2015 年4月12日 星期日

聾協關注聽障者向上流動

  澳門聾人協會昨舉辦“分貝人生——文集暨微電影發佈分享會”,文集《分貝人生》和微電影《100分貝的100分》作者、主演介紹創作內容,喚醒社會關注殘障人士。聾人協會總幹事劉雪雯反映,部分學校不太了解聽障學生、聾人所需,建議設中央部門評估融合生能力和所需,及提供更明確指引,方便學校執行。

  分享會昨日下午三時假慈幼中學禮堂舉行,中聯辦社工部代表林丹紅,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區榮智,教青局教育廳長梁慧琪,社工局代表黃慶華,聾人協會會員大會主席余家穎、總幹事劉雪雯等出席。

文本宜引“零拒絕”

  劉雪雯表示,聾人、聽障人士常被社會一般的眼光限制發展,因聽覺障礙不易透過外觀感覺,聽障人士聽到多少、聽起來有幾困難,外人很難想像,故聾人和聽障人士的困難及無障礙需求常被忽略。首次將聾人、聽障人士故事以文字和影片紀錄,為創建共融社會提供寶貴的生命教材。期望社會能改變既有思維,從不同角度思考聾人、聽障人士所需。亦有必要完善現有政策,保障殘障人士權利,通過社區教育加強社會的正面態度,藉服務及無障礙配套解決溝通困難及限制。

「多語言環境及早期介入對促進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講座

  父母說廣東話、爺爺嫲嫲說家鄉話、傭人姐姐說英語? 這樣的現象在澳門的家庭越趨普遍,在這樣的多語言環境下,對家中幼兒的語言發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家長們需注意什麼?

  如果你們都有這些疑問,想了解更多內容,聽.語.愛精靈推薦您參加2015年6月6日的「多語言環境及早期介入對促進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講座。

  是次講座由美國聖地亞哥州立大學語言、言語和聽力科學學院劉麗容教授擔任講者,讓家長、老師、輔導員、語言訓練老師、及幼兒教育工作者了解多語言環境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以及早期介入對促進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性。詳情如下﹕

名稱:多語言環境及早期介入對促進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
日期:2015年6月6日(星期六)
時間:早上9:30-12:30
地點:何東中葡小學禮堂(澳門得勝馬路)
對象:家長、老師、輔導員、語言訓練老師、及幼兒教育工作者
截止報名日期:2015年5月29日
費用:全免
主辦單位:澳門教育暨青年局
承辦單位:澳門聾人協會

6月1日起為非仁伯爵綜合醫院出生的新生兒提供免費聽力篩查測試

  6月1日起衛生局將提供免費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家長盡快讓BB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查的保健,為子女送上今年最有意義的兒童節禮物!!!

------------------------------------------------------

6月1日起為非仁伯爵綜合醫院出生的新生兒提供免費聽力篩查測試

來源 : 衛生局

  衛生局將自6月1日起,在黑沙環衛生中心及湖畔嘉模衛生中心,為非仁伯爵綜合醫院出生的新生兒(澳門居民),提供免費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測試服務。而於仁伯爵綜合醫院出生的新生兒,在出生後會安排在產後病房內接受篩查。有意為新生兒預約測試的家長,可於新生兒出生後28天內到以下地點進行預約,包括:塔石衛生中心、筷子基衛生中心、海傍衛生中心、風順堂衛生中心、黑沙環衛生中心、海洋花園衛生中心、湖畔嘉模衛生中心、路環衛生站及路環石排灣臨時衛生站,經預約後再前往指定衛生中心進行測試,費用全免。

兒童語言發展講座反響熱烈

  「聽‧語‧愛關懷計劃」得到不少海外的專家學者幫忙擔任顧問指導工作,強化了本地聽語專業的水平,同時亦加強了本地與國際相關學術機構及專家的聯繫。

  今次本會有幸承辦「多語言環境及早期介入對促進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講座,邀請到劉麗容教授主講。在場見到大家踴躍發問,反應相當熱烈,相信能在大家的工作及教養子女上提供支援!!

  未來本會將繼續開辦相關題目之講座及工作坊,請大家密切留意!!!

页面

订阅 RSS - 澳門聾人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