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訂閱號:「澳門基金會 澳門聾人協會 聽‧語‧愛關懷計劃」
admin 在 提交
「澳門基金會 澳門聾人協會 聽‧語‧愛關懷計劃」嘅微信訂閱號已經開通左啦!將會同大家分享小朋友嘅聽力、語言發展,仲有聽覺輔具等資訊。
歡迎各位家長同有興趣人士關注及分享我地嘅微信訂閱號,等更多人可以一齊關心小朋友嘅成長同埋聾人和聽障人士嘅需要。
請掃一掃以下QR碼或搜尋"聽語愛關懷"關注:
admin 在 提交
「澳門基金會 澳門聾人協會 聽‧語‧愛關懷計劃」嘅微信訂閱號已經開通左啦!將會同大家分享小朋友嘅聽力、語言發展,仲有聽覺輔具等資訊。
歡迎各位家長同有興趣人士關注及分享我地嘅微信訂閱號,等更多人可以一齊關心小朋友嘅成長同埋聾人和聽障人士嘅需要。
請掃一掃以下QR碼或搜尋"聽語愛關懷"關注:
admin 在 提交
說到手語,大家首先會聯想到這是聾人的語言。不少研究指出手語對一般嬰兒同樣有好處,「嬰兒手語班」也是很多地方的潮流。
admin 在 提交
「聽‧語‧愛關懷計劃」將舉辦家長語言介入工作坊,快啲報名啦!
admin 在 提交
慈善服務需要政府、民間及商業三部門共同努力,落實可持續發展及創新
感謝澳門基金會組織往港參與「2016海峽兩岸暨港澳慈善論壇」,獲益良多。主辦單位更設平台匯編兩岸四地公益項目案例,本會以「一個追夢的機會-聽‧語‧愛關懷計劃 早期療育先導計劃」用文字與四地交流。
論壇上分別有各基金會、企業、社會團體及專家學者分享、探討兩岸四地慈善服務的發展概況。有與會者分享2015年9月聯合國通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當中包括17個大目標及169個小目標,涵蓋範圍包括消除貧窮、健康福祉、優質教育等。並希望每個國家/地區在施政方面要考慮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聯,同時這些目標需要公共與民間部門在制定策略及行動計劃上取得共同焦點,才有機會達至未來訂下的指標。同時亦提及透過社會上不同部門、組織之間的分工,方能把慈善服務的效果擴大,回應社會各方各面的需要。
另外,在論壇上有學者指出創新服務的重要,政府、民間及商業三個部門需要互動合作,彼此之間亦需良性積極互動,而民間組織具備彈性,在創新服務上的優勢,可利用先導計劃作為跨介別合作的平台,從中探索可行的方法,才可讓慈善創新的服務,引起更大的正面影響。
admin 在 提交
感謝大家的踴躍參與,一起學習親子共讀的技巧。
聽‧語‧愛關懷計劃配合工作坊的舉辦提供借書服務,家長亦都精心挑選繪本,返到屋企可以運用今日學到的共讀技巧。今次工作坊期望能將親子共讀嘅樂趣帶給每一個家庭,同時提升小朋友的溝通能力!
接下來還將有4場不同主題的工作坊,愛孩子的你趕快來報名,千萬不要錯過啦!
admin 在 提交
工作坊上分享了小朋友的語音發展里程、發音器官與語音之間的關係、以及發音問題對學習、社交的影響。家長亦分組練習發音的訓練技巧,並講解如何利用生活上的物品來幫小朋友練習發音。
接下來8月6日、8月7日分別仲有工作坊《玩遊戲•學溝通》及《親子互動•學習Apps》,快啲把握時間報名啦!
admin 在 提交
今日繼續舉行第三場工作坊《生活情境·學溝通》。工作坊上先講解親子互動的原則、不同生活情境中促進孩子溝通的活動。家長亦分組根據不同的情境演練(如:超級市場、洗澡等。),練習運用日常活動來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
工作坊結束後,參加者均踴躍發問,計劃團隊人員亦努力諮詢,如有其他小朋友發展問題,歡迎致電2848 2984與本計劃人員聯絡。
接下來8月6日、8月7日分別仲有工作坊《玩遊戲·學溝通》及《親子互動·學習Apps》,快啲把握時間報名啦!
admin 在 提交
澳門聾人協會及轄下啟聰中心代表日前與兒童綜合評估中心進行會議,就有關幼兒聽力及語言篩查後的轉診、評估後的服務介入、語言服務的銜接及早療宣傳培訓等進行交流。出席者包括兒童綜合評估中心主任戴華浩醫生、仁伯爵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白琪文醫生、社會工作局康復服務處處長鄧詠詩、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主任周佩玲、澳門聾人協會總幹事劉雪雯及顧問何仲傳等。
劉雪雯介紹聾協近年開展的聽、語早期療育工作,當中透過主動社區聽力及語言篩查發現澳門存在不少聽力、語言問題的幼兒,並感謝當局對有關工作的關心。而在2015年6月當局實施為全澳新生嬰兒提供免費聽力篩查,加上社區幼兒的聽力篩查,正好架起預防幼兒聽覺問題的保護網。
此外,為關顧幼兒整體發展,盡早確診幼兒聽覺語言問題,向局方商討建立篩查後之幼兒轉介至兒童綜合評估中心的機制,同時亦了解確診幼兒聽力損失的後續介入服務的轉介途徑,以及3歲前及3歲後社工局、教青局在提供語言服務的銜接跟進。聾協顧問何仲傳關心語言服務人員的資源分配及補充,在會上亦就政府與民間機構在服務上的分工及角色交換意見。
admin 在 提交
每一個小朋友都喜歡玩遊戲,今天的工作坊上就分享遊戲對溝通的好處、講解在遊戲中如何設定溝通目標,來提升幼兒的溝通意欲,家長亦分組演練運用不同遊戲來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
明天是最後一場家長語言介入工作坊《親子互動•學習Apps》,大家繼續留意我地facebook及wechat了解工作坊的精彩內容!
admin 在 提交
現今科技發達,幾乎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成為了孩子日常容易接觸的「玩具」。而今天的工作坊上向參與者分享選擇apps的小貼士,如何利用apps透過親子互動促進溝通發展,參與者亦在工作坊上分組演練運用不同apps來與孩子互動。
科技無法取代親子之間的互動,家長多跟孩子互動才能促進語言發展。最重要的是「家長共同參與」。
五場家長語言介入工作坊已完成,我們會陸續分享各工作坊上的精華內容,大家繼續留意facebook及wechat的最新動向,讓我們與家長一同關心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