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澳門護老者協會主辦「長者生活用品及輔具展覽會2018」由今天起一連三日於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澳門護老者協會主辦「長者生活用品及輔具展覽會2018」由今天起一連三日於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澳門聾人協會亦是參展單位之一 ,現場設有耳鏡檢查、生活輔具展示,還有多個遊戲讓大家認識生活輔具及了解聽力問題,展期由3月2日至3月4日,適逢週末與長輩一同來參與吧!

:::誠意推薦:::
明天下午4時正有本會聽力師為現場參加者進行專題講座「長者聽覺資訊知多D」,萬勿錯過!共同關懷成人及長者的聽語需求!

早療跨專業團隊合作關顧幼兒全面發展

在早前的作息本位系列講座上蕭振民資深語言治療師提及,因幼兒的發展問題是多面而複雜,在「以家庭為中心」的早療模式如能由各個專業一同與家長討論共同設定介入目標、頻率和強度,以跨專業團隊合作模式為幼兒及其家庭提供服務,從只介入兒童層面轉向重視家長的需求,重視家庭關係以及介入對生活的意義,除了有助早療的成效,還能使家長增能,也能豐富兒童的對生活的參與度、增添日常生活活動的意義。

「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介入—台灣資深語言治療師李家汎

在日前舉辦的《生活中介入 愉快中進步》-作息本位系列講座,我們邀請到台灣資深語言治療師李家汎分享以《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為基礎談作息本位模式在早期療育的運用。李家汎語言治療師指出在以家庭為中心的介入中,家庭在早療角色中的重要性,因為家長的參與程度與特殊需求幼兒的發展進步有顯著的相關。若除專業治療外,主要照顧者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自然發生的活動對兒童在治療中學習到的技能再進行強化,切實地類化技能於日常活動中,同時小朋友的治療時間亦會因此相對增多。而家庭的角色會有所轉變,化被動為主動,可以與社工及語言治療師共同商議及制定最適合小朋友的治療計劃。早療專業團隊亦會從旁協助教導和提供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如何運用各種的技巧與資源促進幼兒的溝通發展、社交及學習能力,為家長增能,使他們明白家庭和孩子的需求和能力同時檢視自己的優勢。在專業的支持下,家庭照顧者的能力及信心增加,從而提高兒童的早期治療的成效。

學齡前小朋友的任務,是好好的玩耍

在遊戲裏面,小朋友可以練習到許多認知、情緒、社交和語言的技巧。為了讓家長掌握引導小朋友在遊戲中促進語言能力的方法,本會語言治療師日前到 #中德學校 進行了三場<<玩遊戲學溝通>>家長工作坊。家長們除了認真接受理論性的知識外,也在實際演練的過程中,學會許多回家和小朋友玩遊戲的方法。
講座的PPT內容可在以下網站中重溫,大家聽完講座後,快點回家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學溝通吧!

家長分享:直接與間接服務並行提供更全面支持

在上週六的《生活中介入 愉快中進步》-作息本位系列講座上,有家長分享在小朋友未得到直接服務期間,心情非常焦慮,幸好可以接受針對性的諮詢服務,通過與語言治療師和社工的晤談諮詢,了解到在日常家庭環境也能幫助小朋友語言發展。

經過家人的一起配合,好好運用作息互動,小朋友在經過一段時間後語言發展迅速、進步亦十分明顯。她形容這樣形式的諮詢服務,可以大大舒緩輪侯期間家長的壓力,並且希望能與直接服務並行,在日常生活類化,為家長及小朋友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本會舉辦講座從大腦發展與家庭為中心分享作息本位早療的效益

日前於濠江中學何賢紀念堂舉行的《生活中介入 愉快中進步》作息本位系列大腦篇及家庭篇講座,分別邀請到前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院長趙文崇醫生主講《兒童早期大腦發展與學習》,以及由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心理健康中心黃碗婷資深管理師介紹《以家庭優勢為焦點的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IFSP)》。

趙醫生由神經科學角度,講解大腦中樞神經早期發展與幼兒日後學習之間的關係,學習不止是在教室中進行,在平常環境中透過多感官的有意義刺激,都會成為幼兒學習認知的一部份,並強調生活的教學非常重要。

而黃碗婷資深管理師介紹臺灣近年來兒童發展早期療育服務模式,分享「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經驗。家庭成員與專業人員互相合作,將家庭的需求化為功能性目標,擬定具體可行的策略,幫助家庭瞭解自己的優勢及努力的方向。

本會除透過聽語篩查早期發現措施以及直接與間接服務關心幼兒早期成長,考慮到家長在面對遲緩幼兒所承受的情緒及心理壓力,也同時為家庭成員提供心理支援,舒緩家長照顧及教養幼兒的壓力。

 

首場《生活中介入 愉快中進步》作息本位系列講座經已順利舉行

首場《生活中介入 愉快中進步》 作息本位系列講座經已在今早在澳門中華教育會禮堂順利舉行,講座邀請到台灣資深語言治療師李家汎及蕭振民,分別介紹「以ICF為基礎談作息本位模式在早期療育的應用」及「以家庭為中心之早期介入—行動早療模式經驗分享」的主題內容,吸引政府部門代表、民間機構代表、早療專業人員及家長等接近150人參與,反應熱烈。

系列講座內容會陸續推出直到9月,邀請包括有聽力師、語言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心理治療師、神經內科醫生、特教老師及社工早療相關之專業人員主講,整個系列共有十一場主題講座及七場實作工作坊,務求強化作息情境訓練技巧,為有需要的兒童及家庭營造更友善與全面的支持,有興趣人士記得留意我們的資訊啦!

第二場聽見未來系列講座:《溝通策略齊掌握》

第二場聽見未來系列講座:《溝通策略齊掌握》已於上午舉行。

溝通為了交流訊息,完成和解決事情等等,但往往因為不同因素(如:聽力損失)導致溝通中斷的情況出現。當遇到溝通中斷時,可以使用不同的溝通修補策略(如:再講一次,慢慢講,使用文字或圖片表示,使用合適的聽覺輔具。)來改善。透過本次講座認識更多溝通技巧及方法,進而改善日常溝通的不便,從而增加與他人溝通和接受資訊的意願;同時讓大眾了解聾人與聽障人士在溝通上的困難,共同面對與改善其溝通上的不便。

接下來還有最後一場系列講座,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與:
4月28日—保養輔具齊動手(工作坊)

時間:10:30-12:30
地點:聾人服務中心
澳門林茂海邊大馬路信譽灣畔第2座HR/C
電話:2848 2984

另外,每周三亦設有「聽力及輔具諮詢駐場」,由本會專業聽力師進行面對面的聽力及輔具諮詢,提供個別化聽覺輔具指導方案,並可試用不同的生活輔具。
日期及時間:3月21至5月30日逢週三下午14:30-17:30
地點:聾人服務中心

页面

订阅 RSS - 澳門聾人協會